书写在洪流中的忠诚担当 ——昭通 “7·05”抗洪抢险中党员干部速写 暴雨倾注、洪水暴涨,肆虐的洪水犹如脱缰的野马横冲直闯,所到之处山体垮塌、交通中断、房屋被淹、人员死亡失踪、农作物大面积受灾…… 7月5日至6日,昭通市持续性强降雨,导致地处金沙江沿岸、关河峡谷的盐津、水富、绥江、巧家、彝良、大关6个县6万余人不同程度受灾。 洪灾面前方显为民本色。灾情面前,各级党政干部众志成城奋战在抢险救灾第一线,用生命和汗水书写了忠诚和担当的为民情怀。 闻灾而动 各级党政部门紧急行动起来 灾情就是命令。省委、省政府领导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立即组织力量全力搜救失踪人员,及时转移妥善安置受灾群众,采取强有力措施抢险救灾、科学救灾,防止次生灾害发生,把洪灾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灾区市、县、乡党政各级各部门和上万党员干部紧急奔赴一线开展抢险救援。昭通市紧急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安排部署全市抢险救灾工作;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分别带队奔赴灾情最重的盐津、水富两县指导抢险救援工作,并组成5个督察组紧急分赴5个重灾县一线指导抢险救援,并从7月6日起至7月10日对全市11个县区进行安全隐患拉网式排查登记,督促各县区加强监测预警和防范工作,严防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发生。 “全力抢险救灾,确保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盐津、水富、绥江等受灾县有关领导分别带队赶赴一线、靠前指挥,各乡镇及时组织乡村干部连夜赶赴受灾现场搜救失踪人员、转移隐患点群众、做好基本生活保障,确保抢险救援覆盖全部受灾地区。 盐津县盐井镇党委第一时间组织应急救援分队、镇村干部等力量赶赴灾区一线查灾核灾,组织受灾群众开展自救和其他救援,安抚受灾群众和遇难者家属。滩头乡党委组织乡村干部及应急分队60余人分组赶赴较为严重的受灾点,安全转移玉屏社区油茶坡地段群众32户145人、小河口群众46户183人,成功解救盐水线雀儿石湾受困车辆2辆8人,保障了群众生命安全。 盐津县豆沙镇组织群众80余人对受损道路进行抢修,对河流、沟渠进行疏通,对滞留在豆沙境内车辆进行疏通,确保安全有序通行,并筹备物资、食品等,对滞留在水麻高速公路竹麻林隧道处旅客、司机等进行及时救援。 水富县太平镇党委组建5个应急抢险小组,在停电情况下,分别赶赴5个村,死守灾情紧急地带,组织群众转移、帮助群众搬运财物;两碗镇党委迅速动员全镇党员干部,帮助群众转移到安全位置,经过10个小时的连续战斗,灾情严重一带的群众及其财物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到7日晚8时,全市共安全转移群众3400多人,其中,受灾最重的盐津县安全转移500余人,紧急疏散2000余人;绥江县安全转移762人,紧急解救358人。 救灾现场 到处闪动着党员干部的身影 在抢险救援过程中,广大党员亮出身份、冲锋在前、火速奔赴救灾一线,真正做到了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坚强堡垒。从普洱镇到盐井镇,从太平镇到两碗镇,越是在危急关头,共产党员越要冲锋在前,战斗在前,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为民服务的宗旨。 抢险救援过程中,中和镇党委迅速组建党员突击队,64个党组织1000余名党员干部行动迅速,各尽其责,敢于担当,分赴灾区查灾核灾,带头组织群众自救,帮助受灾群众清理现场,发放救援物资,成为开展救援工作的先锋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在水富县受灾最严重的太平镇,面对湍急而下的山洪,年轻党员干部罗虹主动请缨,帮助低洼地带群众转移物资,安置群众,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面对灾难,罗虹感慨地说:“抢先一秒钟,也许就能救回群众的一条命,虽然连夜工作,不疲惫,也不能疲惫,这时我才感觉真正的责任和担当是什么。” 见到豆粒般大小的雨点,太平镇复兴村老包党支部书记张仕平正在县城家声医院住院,听到家乡有可能发生洪涝灾情,拔去针头,迅速赶回家乡,带病一边组织党员轮流蹲守观测灾情,一边冒着随时被滑坡泥石流卷走的危险,组织群众安全转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灾大难面前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 大雨突袭,来得凶猛,群众命悬一线。两碗镇重灾区之一的成凤村党总支副书记、主任陈松第一时间向镇党委上报灾情,第一时间组织党员赶到洪水最前沿,救起了即将被洪水卷走的两名群众。事后,陈松带领党员冒着生命危险及时扔下救援设备救起两名群众的事在全镇传为佳话。 灾区广大党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对人民的承诺,践行了“两学一做”学习活动“关键在做”的要求。 哪里危险 抢险专业队伍冲锋在哪里 内昆铁路中断,渝昆高速公路中断、市内多条主干道及乡镇公路交通中断。昭通交警发布通告:“对不具备通行条件的渝昆高速、盐津境内柿凤路、老盐水线以及绥水二级公路及时实行交通管制,科学组织分流,积极协调解决滞留旅客饮食问题。” 转移人员、抢修公路、抢修电力、疏导滞留车辆……在昭通 “7·05”抗洪抢险救援中,解放军、民兵应急队伍、公安、武警、公路、道路、电力、通讯、供水、医疗等各种应急抢险专业队伍总是冲锋在一线。 灾情发生第一时间,昭通军分区、武警昭通支队、武警昭通消防支队立即调派专业力量,命令各受灾县区人武部、武警中队把确保群众生命安全作为第一任务,就地开展抢险救灾;昭通市公安局要求全市公安机关,特别是受灾最重的6个县区全力以赴、全警参与;电力、交通、通信、水务等部门由党员组成突击队,在单位领导带领下深入灾区抢修损毁的“生命线”;国土、地质等部门,组成专门力量,奔赴灾区严查险情,严防次生灾害发生。 迅速转移被困群众,搜救失踪、失联人员,安抚死亡、失踪、失联人员家属,抢救伤员,及时、客观、准确统计上报灾情,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确保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医治……哪里险情最严重,哪里就有迷彩服、白大褂、桔红色救灾服。各种救援队伍坚持把救人放在第一位,以最快的速度、最科学的方法做好搜寻、救治工作。 昭通市应急办通报,“7·05”抗洪抢险中,仅昭通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就投入警力3000余人次、车辆500余辆次,营救被困群众374人,转移疏散群众4000余人、车辆500余辆,处置险情75处、排危91处,云南公投200余名建设者们迎难而上、冒着生命危险抢修渝昆高速被毁路段,武警交通部队紧急组织100多名官兵投入抢险救援。(云南日报 蔡侯友 沈迅) |
———— | 信息来源: | 风尚黄河文明网 | 发布者: | 风尚黄河文明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