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道德”是一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利他主义行为,“银行”则是一个投资理财、追名逐利的利己主义场所。二者并不搭界,本应秋毫无犯。然而,近年来,日照市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修养建设过程中,鼓励各学校积极探索方法,不断创新思路,完善未成年人德育工作。其中,日照第二实验中学推行“道德银行”管理,突破了人们的固化思维,并产生了巨大的美德催化作用。 “道德银行”成“美德少年”评选依据 “啊,又被扣掉一分。” “我比你的多!” “道德银行”,如今成了日照第二实验中学学生们日常谈话的新主题。顾名思义,在这个银行里,学生们的文明行为和道德善举被存放进来——迟到早退扣一分,助人为乐加一分,诸如此类。 眼下正值学期末,“道德银行”也到了“分红”的时候。6月23日,日照第二实验中学2015-2016年度下学期“美德少年”表彰大会在报告厅隆重举行。获奖的“美德少年”“道德富翁”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他们在“道德银行”里的“余额”名列前茅。 日照第二实验中学2015-2016年度下学期“美德少年”表彰大会 学校“美德少年”评选以“道德银行”量化考评的结果为参考依据,教育引导学生学习美德、践行美德、弘扬美德,目前已经表彰了七届。推行“道德银行”管理,是创新更是突破,学校以德育创新为动力,以行为养成教育为核心,以强化班级管理为突破口,以全面量化考核为抓手,使传统笼统模糊的学生品行评价更趋科学、合理、明了、易行、有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有裨益。 “感觉同学们都被调动起来了,以前比的是吃穿用具、学习优劣,现在大家为了让自己的“金币”不被扣掉,干好事、守纪律,有了更大的自觉性。”获奖学生丁相宇表示。 “道德银行”树立榜样力量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学校大批美德少年的产生,得益于“道德银行”的推行。据悉,日照第二实验中学推行的道德银行已经有四年的时间,它仿照银行的形式,以学生的“文明行为和道德善举”为主要内容,以“银行储蓄”为手段,以“榜样教育”为途径,以“激励提高”为目的的一种德育模式,也是一种对学生品行进行考核与评价的办法,以《道德银行量化管理实施细则》为道德银行综合考评、量化记分存贷的依据。“每学期打给学生储户1000个金币,作为原始资金。学期内违纪就属借贷消费,扣去多少分,就相应借贷多少个金币,做好事行善举属存款,做多大贡献就存入多少金币,借贷和存入两笔账分开记录,”日照第二实验中学德育处教师常成蕾介绍:“这样,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根据学生的存贷储蓄余额就能看出学生的遵守纪律和做好事行善举情况。” 道德银行量化考评 每个学期末,道德银行总行结合学生全学期综合表现评价所得的储存数额,最终评定等次,评选各级各类“道德富翁”与“美德少年”,并在德育处简报、校刊、学校网站、宣传栏张榜公示,颁发荣誉证书,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荣誉感,通过这些学生身边的榜样来鼓舞、激励全体学生奋发向上,掀起比、学、赶、帮、超的道德银行储存活动热潮。 “道德银行”推动德育教育 为强化“道德银行”的育人成效果,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等方式促进家庭与学校的互动,为道德银行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家长积极配合学校道德银行的管理,根据学生在家里的表现,直接在银行卡中对自己的子女进行道德分值的存储,使学校的道德银行储蓄活动更加灵活有效。通过家校互动,增强了家庭、社会对学校德育的认同感,让家长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高尚品格的形成。学生家长夏敏表示,实行道德银行以来,孩子有了明显的变化,学习成绩大幅提高,由他人约束变为自我约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上尤为突出。“现在,孩子可自己早起,独立收拾房间,不仅自己不乱扔垃圾,还督促我们家长也不乱扔垃圾,不随便吐痰。”
学生请教老师道德银行考评详则 据日照第二实验中学德育处主任司刚建介绍,学校推行“道德银行”管理模式,完善了德育工作体系,开辟了一条有效的德育工作途径。学生都不想把自己的道德品行金币扣掉,都努力做到遵规守纪,努力践行道德规范。 在司刚建看来,“道德银行”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利用这种模式,学校致力于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把这种习惯从学校带到家庭、社会中去。”司刚建表示,“道德银行”只是手段,学校的目的是通过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推动全社会文明水平提高。 文明网说:“道德银行”储蓄的是学生们的日常行为,“增值”的则是文明素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相关部门单位和全市各级整体联动。学校打造的“道德银行”平台,受到学生、家长等各方好评,相关部门单位也要发起类似“道德银行”这样的活动,引导社会整体文明水平的更大提升 |
———— | 信息来源: | 风尚黄河文明网 | 发布者: | 风尚黄河文明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