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四在农家”建设美了乡村富了村民
“十二五”期间,贵州省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立足自身禀赋,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基调和主抓手。充分利用贵州独特的气候、生态环境、田园风光等优势,以“多彩贵州·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主题,建设“生活美、生态美、环境美、精神美、人文美”的美丽乡村,让更多老百姓享受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贵州省2016年美丽乡村“百村大战”正式启动
散落在青山绿水间的余庆美丽乡村 图片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山清水秀新画卷,美丽乡村入画来。7月20日,由贵州省农委牵头打造的2016年美丽乡村“百村大战”在余庆县正式启动。
据悉,经过贵州美丽乡村“百村大战”联席会议办公室在前期筛选确定下来的100个省级综合示范村,将按照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结合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六项行动计划,紧紧围绕重点打造、连片推进、争创品牌,加快建设设施完善、产业发展、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魅力独特的宜居宜业宜游魅力乡村。
“从2000年余庆县的‘四在农家’到2016年的美丽乡村‘百村大战’;从‘五通三改三建’到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贵州省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工作,从形式上到内涵上都在不断提升和发展。”启动仪式上,贵州省委农工委专职副书记、省农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杨兴友如是说。 【详细】
平坝区创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
平坝区乡村美景 图片来源:平坝区文明办
夏日午后,到平坝区小河湾村玲珑书吧花上15元喝杯花茶,悦览芳香四溢的田园风光实是一大美事,解暑又惬意。紫色的薰衣草、彩色的月季花田、种着各色蔬果的园子被竹篱笆分隔成了8个方块。
“我们的理念是打造成为具有生态环保示范性的融山水田园民风民俗为一体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乡愁的城郊休闲园,以后竹篱笆分隔的菜园将开放成为现实版的QQ农场。”平坝宣传部派驻夏云镇小河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点的管理人员戴翔友介绍说。
近年来,平坝区立足环境生态优势,以19个村寨为重点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目前,全区已培育省级示范村4个、市级示范村6个,涌现出了小河湾村、天龙村等典型。乡村条件改善的同时,农民的生活逐步迈向小康。 【详细】
威宁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见成效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一角 图片来源:威宁县文明办
随着“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的继续推进,威宁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见成效。
据悉,威宁县始终以“小青瓦、坡屋顶、白灰墙、穿斗枋、雕花窗、砖墙群、转角楼、端檐垛脊”的贵州民居风格,始终以六项小康行动为落脚点,着力推进全县40000户农村土坯房(危房)抗震改造工程,现已竣工33000户,有效解决了农村困难群众16.3万人安全住房问题,同时解决了农村环境脏乱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镇远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图为干净整洁的小镇街 图片来源:镇远文明办
镇远县委、镇远县人民政府督查室、镇远县新农办组成督查组,对“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三个县级示范点——舞阳镇柏杨坪村、羊场镇金盆村、金堡镇羊满哨村建设情况进行了督查。舞阳镇、羊场镇、金堡镇相关负责人陪同。
此次督查主要通过现场检查小康路、小康水、小康电、小康房、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所涉及的具体项目内容,包括各个项目施工进度和完成情况,以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各点存在的问题,督查组要求立即整改落实到位,同时要求在保质保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建设到6月底前全面完工。 【详细】
遵义汇川区四举措纵深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
汇川区干净整齐的农村街道 图片来源:汇川区文明办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贵州省委、遵义市委“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要求,汇川区以“15555”战略行动计划为指引,坚持全景域规划,融合“七大元素”,全覆盖纵深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
突出“四个原则”,推进黔北民居建设。进一步优化黔北民居建设的科学标准。按照地方文化性原则,突出“七大元素”与当地文化元素的相融相存,因地制宜保留农村野味和土味,重视对现有田地和农作物的保留利用。按照美观可视性原则,通过必要的整治改造手段,实现沿线建筑风格统一。按照生态环保性原则,尽量就地取材和选择低碳环保型材料,强化对水环境的保护性利用。按照可操作性原则,充分考虑资金、土地、后续管理等问题,保证规划方案经济实用、易于操作,真正建成鲜活、多种业态并存、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 【详细】
黎平县着力打造“四在农家”生态特色产业园
图为农村文化家园中的戏台 图片来源:黎平县文明办
黎平县龙额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脱贫致富”为目标,充分利用南江河一带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区位优势,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按照生态改善、产业发展、村民就业“三位一体”模式,以生态、绿色、环保为主题,紧紧围绕“河边种‘竹’、田里种‘菜’、地上种‘药’、山坡‘茶’、边界种‘果’、林下养‘鸡’、稻田养‘鱼’”“楼梯式”新型特色产业发展方式,着力打造南江河生态特色产业园,带动全镇特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详细】
荔波积极加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
荔波县农村景色 图片来源:荔波县文明办
2月21日,荔波县佳荣镇大土村小傲苗寨边贸市场于春节后首次正式开市,吸引来自广西环江县驯乐乡山岗村、从江县加勉乡雷家坡村、光辉乡场牛村等周边村寨苗族同胞蜂拥而至。在边贸市场上,摆满来自周边各乡村农民生产的土鸡、干笋、白术、香猪肉、农具等农产品,现场交易一派火热。购礼品、会亲友、小伙姑娘谈情说爱,集市上人来人往,物品交易井然有序,人员交流之间其乐融融。大土村小傲苗寨位于佳荣镇大土村东南面,坐落在月亮山东南麓半腰上,接边广西环江县驯乐乡山岗村、从江县加勉乡雷家坡村、光辉乡长牛村。自古以来,每逢佳荣赶集日的头一天,许多商贩都到这里收购“农特产”,成为苗岭一带物流交易中转站。 【详细】
“四在农家”建设有力加快了我省农业现代化转型速度;以增加农民收入为落脚点,重点优化和开拓农民增收途径,显著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以保护传统村落为切入点,集中确立和完善一批民族特色村寨,深刻展现了我省人文与生态元素相得益彰、互为表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基层组织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正在由“珍珠”串为“项链”,由“盆景”变为“风景”。目前全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已有19360个创建点,覆盖10890个村、2.6万个自然村寨,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60.5%,受益群众达1800多万人。在“十三五”阶段贵州会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四在农家”的建设力度。
———— | 信息来源: | 中国新闻头条 | 发布者: | 风尚黄河文明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