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平台·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_鄂尔多斯文明创建水平取得“四个提升”
2025年09月17日(星期三)  乙巳年七月廿六
卫生医疗 生物医药 中医中药 大健康产业 食品安全 消费美食 体育健身 家庭婚嫁 男性健康 女人养颜 养老银发 婴幼儿童 教育培训 时尚潮流 影视明星
 
首页 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 美丽村庄 特色乡镇 一带一路 旅游中国 民俗节会 非物质遗产 考古发现 文物收藏 史海钓沉 公益慈善
 
鄂尔多斯文明创建水平取得“四个提升”
2016-08-12
 

鄂尔多斯文明创建水平取得“四个提升”

鄂尔多斯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5个年头了,回顾鄂尔多斯的创建工作,大家公认,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稳步推进,得到“四个提升”,即组织领导、支持保障能力得到提升;加大为民、惠民、利民投入,老百姓参与支持率、满意度得到提升;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创建力度得到提升;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城乡文明程度、市民和农牧民文明素质得到同步提升。 

 

组织领导、支持保障能力得到提升。鄂尔多斯,2007年提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口号,2008年获得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誉,2011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至今保持了这个全国含金量最高的荣誉称号。总结经验,重要的一条就是期间市委、政府,对创城工作始终给予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人财物的投入保障。这一点也得到中央和自治区文明委、文明办认可。几年来,市委、政府,领导不管交换、更替多少次,但是党政一把手亲自过问,亲自部署,亲自参与创城工作的做法没有变。市创城指挥部和市文明委每年召开若干次会议,专题研究解决创城的重大问题。市人大、市政协等几大班子领导积极参与创城工作,就重要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人大代表、政协督查、调研,提供调研报告及意见建议,促成一些疑难问题的解决,取得了全市动员,齐抓共管的效应。市委、政府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最大的惠民工程、造福项目,在人财物等具体保障措施方面,全力支持,始终做到了力度不松、机构不散、人员经费不减。近几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经费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增加了乡村学校少年宫专项经费114万元。在机构改革、精减人员的大背景下,为了做到创城工作落细、落小,落地生根,办公室下设的职能科室、工作人员一个没有减。 

 

 

鄂尔多斯市迎接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复查测评动员大会现场

 

加大为民、惠民、利民投入,老百姓的参与支持率、满意度得到提升。鄂尔多斯市.从“创城”工作起步时就高度重视创建为民、利民、惠民,2015年用于民生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达到财政预算的80.4%。市委、政府大力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致力于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文明程度的提升,全面组织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村嘎查文化活动室、医务室、图书阅览室、健身广场、戏台、便民超市得到普及,农牧民生产生活急需的水、电、路等问题得到解决,新建、改造和提升村(嘎查)的路网、通讯、有线电视工程,不到三年时间农牧民房屋新建、翻新达到农村牧区常住人口的64%以上,大大改善了农牧民迫切需要的水、电、路、讯、房屋、社会保障服务等环境条件。村(嘎查)居民集中居住点,配备垃圾池(填埋场)、垃圾转运车辆,安排环卫工,定点清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垃圾。城市核心区实施品质城市、精品社区(小区)建设工程,从市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的环境卫生、医疗、就业、就学、物业、交通等问题入手,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改造、完善力度,借助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提升精准化管理水平;打造城市“10分钟消费便利圈”、“5分钟文化健康娱乐圈”;扩大医保、医疗覆盖面,提升医疗就医保障能力;幼儿园、中小学全面推行网上报名、招生,做到对市民及外来人员、农民工实行公开、公平、透明的待遇。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联合办学,从师资力量、教育资源方面开展对口支援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在重点解决居民环境卫生、物业服务等难点问题的基础上,争取国务院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全力实施品质城市、精品社区建设3年攻坚战,城市民生保障能力和建设管理跨入自治区和西部地区先进行列。 

 

 

鄂尔多斯城市建设一景 鄂尔多斯文明网 

 

百姓生活一景 鄂尔多斯文明网 

 

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文明城市创建力度得到提升。市委、政府认真落实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精神,制定出台鄂尔多斯市《关于建立健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长效机制,巩固和发展创建成果的意见》等制度性文件,按中央、自治区文明办要求和全国文明城市各项测评体系,年初安排部署工作,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列出问题整改清单,明确完成时间表。全国文明城市、县级文明城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志愿服务、文明网宣传、网络文明传播、公益广告宣传、乡风文明大行动等重点工作,都由创城指挥部来安排部署,每个季度开展专项督查,通报创建工作进展和落实情况,组织力量进行模拟测评,年底做好全面总结。市督察组督察报告和反馈意见,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反馈对被督查地区、部门、单位的整改意见。市委、政府和各旗区主要领导下基层调研必看、必问、必点评创城工作。市委督查室、市文明办的督察报告,主要领导每次亲自审阅,作出批示。各级党委、政府的狠抓落实,各职能部门强有力的推动,使全市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得到了新的提升。 

 

 

————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头条 发布者: 风尚黄河文明网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网站地图-网站公告
粤ICP备140437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