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平台·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_广东加快推进文明行为立法 用法治手段传导正确价值取向
2025年09月17日(星期三)  乙巳年七月廿六
卫生医疗 生物医药 中医中药 大健康产业 食品安全 消费美食 体育健身 家庭婚嫁 男性健康 女人养颜 养老银发 婴幼儿童 教育培训 时尚潮流 影视明星
 
首页 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 美丽村庄 特色乡镇 一带一路 旅游中国 民俗节会 非物质遗产 考古发现 文物收藏 史海钓沉 公益慈善
 
广东加快推进文明行为立法 用法治手段传导正确价值取向
2021-04-18
 

广东加快推进文明行为立法 用法治手段传导正确价值取向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在民政部近日宣布启动的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名单中,广州榜上有名,其将作为广东唯一的实验区,探索婚姻领域移风易俗,遏制婚俗不正之风,为推进婚俗改革提供鲜活样板。此项改革颇受关注,因其背后,彰显的正是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精神风貌的提升。

截至2020年底,深圳市符合条件的农贸市场全部完成改造,“脏乱差”市场变身“智慧市场”“放心市场”。朱洪波 摄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标志和名片。为了让文明之花开遍南粤大地,广东正在通过加快推进文明行为立法、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等多项工作,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全力推动广东精神文明建设。

文明立法:

强制性约束向不文明行为说“不”

高空抛物、不文明养宠物、噪音扰民、共享单车乱停放……这些不文明行为,成为城市治理的“心病”。在珠海出台的文明行为条例中,有一些具体的规定,比如,针对饲养宠物,要求“采取必要的安全、卫生措施,避免惊扰、伤害他人”;针对“城市上空的痛”,要求群众“自觉抵制高空抛物等危害公共安全和破坏公共卫生的行为”;针对装修装饰行为,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干扰其他居民正常生活”;小到一台空调外机的安装,也要求“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避免噪音、滴水影响他人”。

珠海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认为,法治是除了教育、培训、考核手段之外的重要保障,通过立法来完善文明行为保障机制、引导和促进文明行为、提升全社会文明素养,很有必要。

深圳行动得更早,8年前就在全国首创设立促进文明行为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而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文明提升的需要,经过多次立法程序的修改完善后,《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更名为《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条例》,自去年3月1日起施行。今年3月,深圳市文明办向全市发出公告,就《深圳市2021年度不文明行为治理清单》广泛征求社会各方意见和建议,为不文明行为划出“红线”。依据《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条例》,结合2020年度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工作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确定了“共享单车文明共享”“分类有道、环保健康”“向路口不文明交通行为说‘不’”3个文明行为规范实施主题,以及包含11项具体治理内容的不文明行为治理清单。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全省各地纷纷加快了立法进程。《江门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对遵守条例者,予以相应奖励,对违反条例者,予以相应惩罚,体现出“刚柔并济”的特点。

3月下旬,东莞启动了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工作,“文明驾驶,车让行人;远离酒驾,珍惜生命……”等倡议有望从倡议、管制上升到法律规范;4月7日,中山就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及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制止。

谭女士住在珠海一个老旧小区,经常有人喝了酒,晚上在楼道里大声吵嚷,甚至破坏消防箱,此类不文明行为,令她深受其害。随着《珠海市文明行为条例》于今年3月施行,谭女士看到了希望,“有了条例的强制性约束,相信问题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九大行动:

政府掏“真金白银”促农贸市场升级

“拿出手机,扫一扫购物小票上的二维码,各种鱼肉、虾蟹、贝壳等水产品的进货源头数据一清二楚。”在广州黄沙水产交易市场,市民刘先生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

农贸市场是市民日常生活中经常打交道的地方,但在很多人的传统印象中,一提起农贸市场,脑海中往往就会联想到“脏乱差”的字眼。广东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九大行动以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多个部门,启动农贸市场综合治理行动,变化正在一点一滴发生。

如今,一批“智慧市场”“放心市场”正成为市民喜爱的“菜篮子”“米袋子”。3月18日,广东省农贸市场综合治理行动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深圳召开,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推进治理。步入深圳市宝安区上川市场,有序摆放的蔬菜瓜果,干净整洁的地面,让人有种走进了超市生鲜区域的感觉。

在省市场监管局局长麦教猛看来,“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当天的现场经验交流会还对接下来的工作作了部署:将聚焦农贸市场综合治理的“痛点”,打通“堵点”,以升级改造为抓手,将全省农贸市场建设成为“环境整洁、管理规范、诚信经营、秩序井然、消费安心”的新型现代农贸市场,打造一批彰显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市场标杆。

城市的精细化管理,需要“绣花功夫”。群众身边的农贸市场,就是一扇需要经常擦拭、扮靓的窗口。在东莞,农贸市场内建起了一个个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示范点,分类分批推进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不久前,东莞出台农贸市场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明确要掏出“真金白银”,对经验收合格、达到升级改造建设标准的农贸市场给予资金补贴,达到超市型农贸市场标准的,每平方米可拿到最高700元的补贴。

在江门,市场监管部门通过联合整治工作机制,对农贸市场及周边范围实施网格化、全覆盖、常态化巡查;佛山开展交通秩序提升百日行动,对市场周边违停乱停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常态化整治。

农贸市场综合治理行动,是广东精神文明建设九大行动中的一项。而九大行动,正在广东各地如火如荼展开,出租汽车文明服务拓展、高速公路沿线环境优化、餐饮行业文明诚信服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升、传承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广东正在把文明创建融入社会生活各方面,力争让群众在精神文明创建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延伸

精神文明如何抓

广东“十四五”规划建议中这样说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

社会更加文明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引导全社会坚定主心骨。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

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实施全域文明创建工程,全面提升珠三角文明城市群创建水平,加快粤东粤西粤北文明城市建设,高标准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

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

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和网络空间治理,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 洪奕宜 见习记者 吴晓娴)

广东加快推进文明行为立法 用法治手段传导正确价值取向

————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采编网 发布者: 风尚黄河文明网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网站地图-网站公告
粤ICP备14043778号-1